我省首例二次捐“髓”!記唐山市第3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趙鵬

“兩年前,我們就是‘親人’了,給‘親人’捐獻有什么可猶豫的。”唐山志愿者趙鵬躺在病床上笑呵呵地說道。3月7日上午,經過4個多小時的采集,來自唐山市的志愿者趙鵬成功捐獻了23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用于救治一名兩年前他曾捐獻造血干細胞救助過的血液病患者。這份生命的“種子”將以最快的方式送達千里之外患者所在的醫院,為生命再次“續航”。

趙鵬因此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4792例、河北省第650例、唐山市第32例,同時,也是我省首例二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第一次捐獻:幫助別人,不能錯過!
趙鵬在2020年已經為該患者捐獻過造血干細胞,并為患者捐款一萬元用于病情治療。2020年第一次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時,他感覺很奇妙,“很神奇的事,沒有猶豫就同意了!這是給我機會幫助別人啊,不能錯過。”
2015年,趙鵬在唐山獻血車上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他說:“本身我獻血就是為了救人”,于是現場留下了血樣。趙鵬回憶道,他從1996年開始每年至少獻血一次。
第二次捐獻:給“親人”捐獻有什么可猶豫的
今年1月,趙鵬再次接到河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他依舊沒有猶豫,毅然同意了捐獻,“如果我不捐獻,患者要再找到合適配型非常困難,那就會面臨生命危險,這個情況是我肯定無法接受的,當時問我是想捐淋巴還是造血干細胞,我選擇了捐獻造血干細胞,因為了解到這是對患者救助效果最好的。”趙鵬堅定地說。

3月2日,趙鵬在朋友的陪伴下從唐山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報到,3號開始注射動員劑。據悉,2022年趙鵬經歷了車禍,斷了7根肋骨,如今的他恢復得不錯,但還是遺留下了腰疾,注射動員劑時他的腰痛感明顯,但他表示比起患者的生命,這點痛苦算不了什么。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黨員”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黨員,幫助他人是我的責任。”趙鵬說,他從沒覺得這是什么大愛,只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趙鵬樸實的話語中體現著他骨子里的那股善良和純粹。

趙鵬表示希望更多已經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愿者可以少一些猶豫,堅定選擇挽救生命,“我覺得整個過程沒什么痛苦的,就像做了一次抽血體檢。聽工作人員說,志愿者很多,但捐助成功的比例是10多萬分之一,我希望這個數據可以有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