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流產的原因都有哪些?應該做什么檢查?
性流產對于寶媽可以說是噩夢一般的存在,一次次的懷孕,一次次的失望,對于寶媽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流產?查了很多都沒問題,為什么還會流產?其實,性流產的病因十分復雜,需要進行檢查找到病因。

什么是性流產?
各個對于性流產的定義并不一致,而國內通常將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兒丟失稱為性流產,大多數專家指出應重視并予評估連續發生2次的流產,因其再次出現流產的風險與3次者相近。一個不育的患者有可能在反復流產后變成不孕不育患者,對這部分患者應重視。
流行病學統計,性流產的發生率大約為5%。目前認為,性流產的病因較復雜,且是較難的不育癥。
性流產有哪些原因?
病因主要分類有胚胎因素、母體因素、父親因素、環境因素。
如果女性發生過2次自然流產,就不要再盲目的試孕了,一定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查清楚上次自然流產的原因,對癥后再試孕。

具體都有哪些檢查?
1、胚胎因素
胚胎或胎兒染色體異常是早期流產常見的原因,約占50%-60%,但這個比例隨著流產次數增加而下降。發生不可避免的流產時,清宮時取胚胎絨毛送檢染色體,需要新鮮絨毛組織。
染色體異常夫婦可以做三代試管通過PGT 對染色體進行篩查,進而保障孩子的健康。
2、母體因素
女性內分泌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均可導致流產。分別可做以下檢查:
黃體功能不全:自測每個月的基礎體溫;
高泌乳素血癥:上午9點左右可以不空腹,靜坐15分鐘后抽血測定,不受月經周期影響;
多囊卵巢綜合癥:月經第三天至第五天抽血進行性激素測定,每個月自測基礎體溫和月經干凈后行婦科B超;
甲亢或甲減:甲狀腺激素檢查,不受月經周期影響;
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空腹血糖和胰島素,口服葡萄糖后再測血糖和胰島素。

3、父親因素
有研究證實精子的染色體異常可以導致自然流產。但臨床上精子畸形率異常增高者,是否與自然流產有關,尚無明確的依據。建議做精液全套,禁欲3-5天查精液。
目前已有一定數量的研究表明,精子DNA碎片率(DNA fragmentation index,即DFI)較高(超過30%)的男性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后續發生流產的概率顯著增加。所以做試管之前,醫生也是建議把DFI降下來。
4、環境因素
過多接觸放射線和砷、鉛、甲醛、苯、氯丁二烯、氧化乙烯等化學物質,均可能引起流產。如是環境因素導致流產,要注意排查可能的有害物質來源,注意防止暴露在有害環境之中,遠離可能有害健康的場所。
總之,對于性流產的女性來說,一定要先做詳細的檢查,對癥后再備孕,另外,懷孕后也要注意保胎。較后祝大家都能順順利利收獲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