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還能做試管嗎?
最近,張醫生遇到了這樣一位患者:
小李,3 2歲,2009年 第一胎懷孕,剖宮產順利產下1個可愛的男寶寶。
2017年夫妻倆準備懷二胎,想要再生個女寶寶,結果宮外孕了,做了腹腔鏡手術。
2019年再次嘗試二胎,不幸的是胚胎剛好著床在了一胎剖宮產手術形成的瘢痕上面,醫生告知她,繼續妊娠有子宮破裂、大出血風險,無奈又做了宮腹腔鏡手術。
術后二胎備孕到目前為止都失敗了,檢查了輸卵管造影,一側不通,另一側通而不暢,AMH僅有1,術后連續監測了幾次子宮內膜都較薄,達不到胚胎著床的條件。
1、自懷不行,那做試管可以嗎?
小李夫婦思量再三,決定放棄自懷,干脆直接做試管。
對于小李夫婦目前的情況而言,從提高受孕率的角度考慮,試管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但我們必須明確的是,做試管可以是可以。
不過他們仍然面臨著兩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第一, 雖然試管可以提高受孕幾率,但無法規避所有風險。
即便是醫生也無法控制胚胎移植后的情況。我們很難保證胚胎移植后不會發生游走。
而胚胎游走最后可能種植在正常的子宮內膜處,也可能游走到輸卵管內著床,或者再次發生瘢痕妊娠,這是醫生和患者都不想看到的情況。
第二, 小李的子宮內膜因為受到既往多次宮腔操作手術的影響,長勢欠佳,每每到排卵期內膜都很薄,不利于胚胎著床,需要仔細監測調理內膜再考慮胚胎移植。
2、 既然風險這么高,那是不是就沒必要做試管了?
聽到這里,原本對試管信心滿滿的小李夫婦瞬間心灰意冷,糾結是否要繼續嘗試做試管。
不光是小李夫婦,對于醫生而言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如果是瘢痕子宮的婦女自然懷孕,懷孕后發生的一系列風險是夫婦們自己所能接受的,無法埋怨其他人。
但是如果瘢痕子宮的女性選擇試管嬰兒助孕,這時候不只患者自己很糾結,醫生們也非常犯難:如果試管助孕的過程中發生了瘢痕妊娠、胎盤異常、子宮破裂、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的情況,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呢?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嗎?
這個時候一個很燙手的問題擺在患者和醫生面前,到底這個試管是做還是不做呢?
此時,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有瘢痕子宮史的女性,是不是再次懷孕一定會發生瘢痕妊娠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到底做不做,需要患者做出決定,并和醫生共同承擔風險。醫生有義務告知患者所有可能預估到的風險以及應對的策略。
3、怎么去理解瘢痕子宮試管后的風險,做出最好的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 2007-2008年中國的剖宮產率達46.2%,部分地區超過60%,是世界上剖宮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雖然目前無痛分娩已經在國內大多數醫院普及,但我國依然保持較高的剖宮產率。
這也意味著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放開,類似于小李夫婦這樣的夫妻大有人在。
因為懼怕風險,所有剖宮產術后的夫婦都選擇不要二胎、三胎嗎?
不用說,肯定是不存在的。
只要在剖宮產術后有足夠時間的休息及恢復,子宮瘢痕愈合良好,完全可以考慮再次妊娠,期間需要做好孕期監護,密切產檢,提前預防,可將風險降到最低。
張醫生在臨床工作中也曾見到許多瘢痕妊娠的女性以及剖宮產術后再孕發生胎盤異常的女性。
現代醫學的進步,使這些女性都得到了妥善的治療,發生嚴重并發癥的人很少。
所以,在身體恢復較佳的情況下,與醫生共同承擔風險,在醫生的密切監護下備孕二胎、三胎,對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的女性而言是一個絕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