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篩查報告看不懂?讀這一篇科普就夠啦!
在取報告處經常可以看到以下場景,孕婦或其家屬取完報告后一臉焦急/疑惑的問:護士,我這個報告是好的么?需要去看醫生么?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到底怎么看懂唐氏篩查(血清學產前篩查)報告單。
所謂篩查,即是通過一些簡便、經濟、無創或微創的方法,從特定或普遍人群中識別出患某一特定疾病的高危人群,并可進行下一步的診斷或治療。唐氏篩查是通過超聲指標及血清學(抽血)檢查,進而計算出一個胎兒罹患唐氏的風險值,區分出高風險的孕婦,以便對其進一步產前診斷,最大限度減少唐氏患兒的發生。
唐氏篩查知情同意書
上圖為知情同意書,唐氏篩查并不是確診的檢查,所以報告結果是以風險值來表示,而非“是/否”的結果。
中期(助孕:19136249486)唐氏篩查報告
上圖是一張中期唐氏篩查的報告單,最簡單明了的就是當你看到“請進行優生遺傳咨詢”這個標注則表示要看遺傳科醫生了哦。
接下來我們來看具體的結果:21三體綜合征的篩查結果為高風險,風險值為1:263,18三體綜合征、開放性神經管缺陷的篩查結果為低風險,那么接下來就要咨詢遺傳科醫生進一步做針對21三體的確診檢查。當然,結果為高風險并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簡單的說,1:263的風險值表示263個胎兒中有一個可能會有問題,所以一大部分的高風險胎兒最后診斷的結果都是正常的。
如果你只想知道是否需要咨詢醫生那么了解以上就足夠了,還有很多認真、好學的孕媽媽會說那上面的“樣本檢測結果”是什么意思(助孕:19136249486)?MOM值是什么?填那么多信息到底有什么用?下面我們來進一步解答。
中孕期(15-20周)采集孕婦血清進行的篩查簡稱為中唐,這是目前發展最為完善、也是國內應用最廣的篩查方法。是檢測孕婦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離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基(free β-HCG)的含量。AFP還可以作為開放性神經管缺陷(NTD)的篩查指標,因此中唐可以同時這兩類疾病。早孕期(11-13周)檢測孕婦血清妊娠相關蛋白A(PAPP-A)和free β-HCG,結合影像學指標-頸部透明層(NT)。由于AFP在早孕時并不穩定,因此不能進行神經管缺陷的篩查。
那么MOM值是什么呢?必須說明的是,以上這些指標在孕(助孕:19136249486)婦體內含量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同的孕周對應的正常指標是不同的。以AFP和Free β-hCG兩個指標為例,隨著孕周增加,會相應地發生變化。例如:
因此,醫生為了更好的比較不同時期的指標值正常與否,發明了一種更簡便的判斷方法——MOM值。MOM值即中位數倍數。檢測過程中測量血清標志物的濃度,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也很沒有規律,這時就用到中位數來描述這一堆數值的特征。對于一個數據集合,中位數就是從大到小排列中間的那個數,或者是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比方說,對于1、3、4、7、8這個數據集合,它的中位數是4;對于2、3、4、7、8、9,它的中位數是5.5。而中位數倍數(MOM)就是每個值與中位數的比值,(助孕:19136249486)對于上面第一個序列,中位數是4,則8在這個數列中的MOM值就是2。血清標志物隨著孕周變化,所以不同孕周統計的MOM值也是不一樣的。
唐氏篩查報告釋疑
測得這些標志物的值只是篩查實驗的第一步,接下來要結合孕婦的年齡、體重、孕周等指標進行復雜的統計分析,最終得出一個風險值,這才是您報告上的數值。因此孕媽媽們以上都要認真填寫真實數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