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問題可致月經黑血,中醫調理才是正確的方法
正常的月經一般是鮮紅色,沒有紫暗色或黑色血塊,而一旦出現黑色月經往往意味著身體發生了某種異常,比如血快現象,則多與氣滯血淤有關,需要及時診治,以下網總結了關于月經黑血的6大原因,看看你中招了沒有?
正常月經呈鮮紅色
正常月經血曾獻暗紅色,只有在快干凈的1天才有可能出現褐色、咖啡色的情況,一般來說女性的月經周期為21-35天作用,平均為28天,而如果出現月經黑血,主要是以下6個方面的原因所致。
女性月經的平均周期為28天
1、激素變化:部分女性由于甲狀腺問題或者更年期引起的荷爾蒙變化,經血會變黑并且流出量很少,常見于更換避孕藥或女性不經常母乳喂養等人群;
2、盆腔炎:例如淋病或衣原體感染,導致女性出血和陰道異常分泌物,患有盆腔炎癥的女性往往還伴有小便疼痛、陰道瘙癢等癥狀;
3、氣血兩虛:這是比較常見的原因之一,如果血液不足會推遲或提前經期,造成人體早衰,出現一些更年期的癥狀,比如頭暈眼花、脾氣暴躁等;
4、產后惡露:女性分娩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流血,其特點出血了大并且血快緩慢,此時如果流動非常慢的話,就會從深褐色變成黑色;
5、宮寒腎虛:很多女性來月經的時候會出現“撕心裂肺”的疼痛感,這是典型的宮寒表現,另外腎虛也是引起經血“變黑”的殺手之一,女性常常會感覺到腰疼無力;
6、血球:具體指經血無法順暢的流產子宮或陰道時,保留下來的就會變成黑色,引起阻塞的原因可能是處女膜、先天性問題,有極少數是陰道發育不全引起的。
除了以上6點,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會導致月經黑血癥狀,比如血液中混有動脈血,其中的鐵離子沒有及時排出被氧化所致,或者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不足等等,所以發生黑血情況,建議及時到醫院明確病因。
偶爾一次出現黑血情況,不需要過于擔心,這是比較常見的婦科問題,但如果是經常性的,需要及時對癥調理,對于宮寒、氣血虛弱、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導致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著涼,注意腹部以及下肢的保暖。
日常注意腹部以及下肢的保暖
臨床上治療陰道黑血取決于病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種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忌食蔥蒜韭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對于氣血虛者必須加強營養的補充,如牛奶、雞蛋、豆漿、豬肝、菠菜等食物,這樣可有效緩解。
中醫方面治療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滯等癥狀效果很好,通過飲食的調理可有效改善黑血現象,目前可以補血、調經的中成藥非常多,比如當歸、黃芪、益母草等,女性可以把它們加入到日常食物中,達到治療的目的。
1、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枸杞燉煮一個小時
材料:當歸20g,生姜30g,羊肉500g,枸杞20g、黃酒調料適量。
做法:將羊肉洗凈、切塊,加入當歸、生姜、枸杞、黃酒及調料,燉煮1-2小時吃肉喝湯,此款食物適合氣血虛弱、陽虛失溫、月經量少、色黑痛經等女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當歸黃芪烏雞湯
烏雞湯補充氣血腎虛
材料:烏雞肉250g、當歸15g、黃芪20g。
做法:先將烏雞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加適量水,然后文火煮熟再加入調味料即可,烏雞湯可以補充氣血腎虛,有效調理經期不準色黑癥狀。
3、三七肉桂豬肚湯
三七9g左右
材料:砂仁10g、肉桂6g、田七9g、豬肚100g。
做法:將豬肚用沸水洗凈,刮去內膜、去除氣味,與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后文火煮約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