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試管嬰兒婚育攻略合輯,我想有個屬于自己的孩子(一)
“有一次在學校里和她擦肩而過,突然覺得好有feel,那一瞬間我回頭看著她,她也回頭看著我,當時就被電到。”雪梨(化名)一邊吃著蛋糕,一邊對生育顧問回憶著自己第一次與佩克(化名)觸電的場景,“當時還不知道自己喜歡女生,只是覺得我一定要認識她。”
拉拉婚育計劃,讓每份愛都有結晶
從大學到現在,37歲的雪梨已經和41歲的佩克在一起十多年了,兩人都從當初的學生成為了如今的成功人士。
佩克說:“幾年前對家里人出柜,母親當時就哭著鬧到全家人都知道。她還認為我生病了,整整兩個月都在尋求“名醫”,想幫我把“病”治好。”對此佩克感到很無奈,無數次解釋說同性戀不是病,不需要治療,可是母親無論如何都不相信她的話。
佩克對雪梨說:“我本來想告訴她我們準備結婚并生個孩子,可是她這么抗拒,我不知道怎開口。”
大部分同性戀者在決定要孩子之前都會考慮很多問題,同孩(同性戀者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會被歧視?孩子長大了該怎么向他解釋他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問題都是異性戀夫妻永遠不會面對的。而且,在中國生孩子,要結婚證才能辦準生證,要準生證才能上戶口。就算孩子生出來了,沒有戶口怎么辦?以后上學、工作怎么辦?難道讓孩子一直“黑”下去嗎?我們有辦法給孩子弄個戶口么?
A卵B懷是拉拉試管嬰兒生育選擇之一
兒童和家庭心理健康委員會在2002年和2013年發表了兩篇總結報告。他們指出,在美國大約有200萬小于18歲的兒童被至少一名同性戀家長撫養。在過去的30年中,無數研究者們對各種樣本,有時候甚至是數萬個家庭進行各色研究。
幾乎所有指標都表明,沒有證據顯示擁有同性戀家長的兒童和擁有異性戀家長的兒童有差別。如果說有差別的話,一篇研究顯示,被同性戀家長撫養的兒童對于性和性別問題更加包容和開放,也更加愿意維護少數群體的權益和自由。
“我們如果打算生孩子,只能選擇去海外買精,然后再做試管嬰兒,我之前有個朋友也是通過這種方式生了一個可愛的混血女兒。”雪梨說。
半年之后,母親逐漸接受了佩克是同性戀的事實,不再認為這是一種“病”。佩克想是時候告訴母親自己想和女朋友結婚并生個孩子的事了。有一天,佩克輕描淡寫的對母親說:“我想結個婚,生個娃!”
母親聽到佩克這么說,眼睛都亮了起來,她心想自己的女兒終于“改邪歸正”了!“你終于想通了?”母親欣喜地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