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師細說寶寶生長遲緩評價標準,不合格的要重視了
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很多家長發現自家寶寶的發育比不上同齡段的其他孩子,在臨床上對新生兒體格發育有一套嚴格的評價標準,而寶寶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那么就可診斷為發育遲緩,需要家長及時就醫治療。
相比于同年齡段身高發育不良
對于發育遲緩的寶寶來說,通常表現為語言、行動能力、體格方面都落后于同年齡段的其他孩子,比如孩子在1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3歲的時候才能開口說話等等癥狀,家長需要盡早發育這些異常現象,及時去醫院治療。
但每位嬰兒的生長速度不一樣,有些寶寶天生就長得慢,但身體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所以不能通過一些簡單的癥狀就直接斷定寶寶生長遲緩,網在這里總給了以下寶寶發育表格,家長可根據以下表格上的情況對照分析。
寶寶發育遲緩除了有以上的癥狀表現,在語言方面也會存在差異,比如4個月的寶寶還不會效仿父母的聲音,6個月不會大叫或者大笑等等,寶寶發育遲緩會影響多個方面,家長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很容易判斷出來。
根據專業的育兒師指出,寶寶在出生后有一套發育評價標準,如果寶寶達不到這個要求,那么就可斷定為發育遲緩,具體的評價標準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家長可以參考一下。
發育遲緩的寶寶頭圍、胸圍、上臂圍低于常人
1、身體發育水平
發育水平是指在某一個年齡時講所獲得的某一項體格生長指標測量值于參考人群值做比較,具體包含體重、身高(長)、頭圍、胸圍、上臂圍等,此外有些單項值也能反應發育水平,比如骨齡代表發育成熟度;
2、生長速度
以生長曲線表示生長速度最為簡單、直觀,要注意定期檢查的時間不能太長,生長速度評價能夠真實的了解兒童的生長狀況;
3、均勻程度
1、體型均勻表示體型生長的比例關系,也可以用身高體重表示相應的增長范圍;
2、身材勻稱則以坐高/的比值反映下肢生長狀況,通過實際測量與參考人群計算結果對比即可。
理論上來說,如果寶寶的日常飲食非常均勻,那么從食物中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來滿足發育所需,但實際上兒童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營養不均勻的情況,這也是導致發育遲緩的主要原因。
其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建議前往專業的兒童保健科就診,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對癥治療,一般來說只要保證日常均衡飲食,促進食欲那么很快就能改善,但如果是家族遺傳性矮小癥,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來輔助治療。
另外對于語言方面的發育遲緩,需要家長多抽出時間和寶寶講話,讓寶寶模仿大人的發音,多激勵寶寶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要什么,多接觸外界可以得到一定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