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嬰兒厭奶期當正常,3大病理性因素家長要小心
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之后就會突然出現不吃奶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厭奶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并非所有的嬰兒厭奶都是正常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疾病原因會導致病理性厭奶,這時家長要引起重視。
生理性厭奶屬正常現象
通常來說厭奶期的發生時間在寶寶4-6個月左右,家長在添加輔食之后,會就突然出現吃奶量減少的情況,但是體重增長正常,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生理性厭食期,屬于正常情況。
生理性厭奶的特征是嬰兒發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吃奶量暫時減少,其主要原因是隨著寶寶年齡逐漸增長,在吃奶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尤其是對配方奶的興趣降低,但是臨床上還有一種厭奶為病理性因素所致,寶寶除了不吃奶還會有伴有其他異常表現,這時家長要引起重視。
生理性厭奶是正常的現象,不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寶寶在3個月左右體重增長減慢,奶量的需求就會自然減少,并且隨著身體發育,從奶中吸收蛋白質能力增強,導致肝腎工作量增加,時間長了會造成“疲勞”,形成食欲下降、不愛吃奶,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因素:
長牙會影響食欲
1、長牙,4到6個月的時候,有些寶寶開始長牙,長牙引起的不適也會影響寶寶的進食,通常幾天后就會恢復正常;
2、4個月之后開始為寶寶添加輔食,嬰兒在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后,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鐘情于“奶”這種單一口味的食物;
3、還有一種原因可能是寶媽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海鮮、洋蔥、花椒辣椒等,這些食物通過哺乳也會傳遞給寶寶,造成不愛喝奶;
4、環境因素,如果室內氣溫太高,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吃奶量,空氣燥熱讓寶寶感覺到不舒服,吃奶也就變得不“專心”。
生理性厭奶期的癥狀比較明顯,而且通常是有規律的出現,家長只要注意觀察就很容易分辨,此種情況不用過于擔心,只需要按照正常的喂養流程,或者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即可緩解。
病理性厭奶屬于異常情況,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可能表現的其他異常現象,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或者嘔吐、腹瀉等疾病,通常來說病理性寶寶厭奶一般伴隨急 、慢性疾病,出現此種情況有以下3點因素所致:
病理性厭奶還會伴有其他異常癥狀
1、慢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等,長期消耗較多熱量,但寶寶卻患有貧血或血氧不足等病癥;
2、急性咽喉炎、呼吸道疾病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會引起鼻塞,寶寶吸奶時無法換氣也會厭奶;
3、腸胃炎、尿路感染等,此種疾病會引發腹痛、發燒、孩子哭鬧不安等,并且也會伴隨食欲下降,出現厭奶。
除了以上3種因素,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敗血癥等會嚴重危害寶寶身體健康,表現為奶量銳減或嘔吐、腹脹,這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對癥下藥,不免不必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