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子餐要注意什么細節(jié)
做月子主要是幫助產婦的子宮、身體等機能的恢復,由于孕婦在十月懷胎后身體內的各類器臟因胎兒的原因而移位了,同時由于產婦在分娩時失血過多,用力過度、體弱虛汗等,導致對飲食無味,休息不好,營養(yǎng)失缺,自身體質的耗損,對嬰兒哺乳的影響及生長發(fā)育上都帶來傷害,因此在產婦在月子中就要加強月子餐的營養(yǎng)來提高身體的恢復速度。
1、孕婦在生產后建議多喝湯
由于產婦在生完寶寶后,腸胃比較的虛弱,還有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因此在產后要多補充水分,可以喝一些清淡的蛋湯、魚湯等,但是不可以喝比較油的湯,會增加奶水的脂肪含量,寶寶喝了這種奶水后容易拉肚子。
2、產婦的菜要少鹽并且要定時定量
太咸的食物會導致孕婦皮膚干燥缺水,降低皮膚彈性,同時也會傷及腎臟,因此要少吃那么經加工帶有醬汁的食物,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糖、鹽和面粉,能量非常高。每天按計劃均衡安排產婦的飲食,要注意定時、定量,不可濫吃。
3、產婦要忌辛辣
產后吃辛辣的食物容易刺激產婦上火,引發(fā)陰道不規(guī)則流血,影響子宮恢復等情況,而且會引發(fā)奶水分泌減少,還會引起產婦便秘的情況出現,而且寶寶吃了這種情況下的奶水,會引起寶寶出現眼屎多,眼睛發(fā)紅等情況。
4、產女要忌生冷的食物
產婦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體能,胎兒脫離母體后,產婦體內的激素水平下降,新陳代水平也降低,體質由內熱變成虛寒。因此新媽媽是不能吃涼性食物的,即使在夏天,也不宜吃冷飲。涼拌菜極易滋生細菌,誘發(fā)消化道疾病,建議產婦不要吃。寒性水果和冷藏的水果,也最好少吃。
5、產婦忌大補宜溫補
產婦產后身體虛弱,要多吃些補血的食物,但不能吃紅參等大補之物,以防虛不受補。比較適合產婦的補品是桂圓、烏雞等溫補之物。此外,要多吃牛奶、雞蛋、海鮮、黃豆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為蛋白質可以促進傷口愈合。
6、產婦飲食的葷素搭配要適當
從營養(yǎng)的角度來看,不同的食物所含營養(yǎng)成分的種類和數量都是不同的,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又是多方面的,為了避免偏食,要注意葷素搭配。月子里一般的習慣是以攝入雞、魚、蛋、肉為主,如果葷食過量,不利于胃腸蠕動,會影響消化,降低食欲。素食里含有大量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防止便秘。因此葷素搭配既能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攝取,又可以預防疾病。
生化湯
材料:生化湯料包,月子米酒水1050毫升
做法:
1、在月子米酒水700毫升內,加入生化湯料包,砂鍋大火煮沸后轉文火加蓋煮30分種,到約剩200毫升時,藥酒倒出備用。
2、在砂鍋中倒入月子米酒水350毫升,大火煮沸后轉文火煮30分鐘約剩100毫升。
3、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米酒水混合在一起拌勻,共300毫升。這是一日分量。
用法:
1、每次餐前飲用1口,一天內分六次喝完(飲用切勿過快);
2、剖腹產及小產者不妨吃14貼;
3、順產者連續(xù)服用7天,也就是7貼;
注意:產婦吃生化湯不要吃得過多,因為雖然生化湯有補血、祛惡露的效果,但若吃得太多反而有反效果,會造成對子宮的傷害。
麻油心頭
用材:當歸3-5克、豬心頭半個。
做法:將豬心頭洗凈后放鹽、生姜、當歸蒸2個小時左右,可幫助產婦排惡露,飲食中可吃粗纖維蔬菜,不吃豆制品,容易脹氣。
麻油豬肝
用材:豬肝尖、黃芪3-5克(紅蘿卜、山藥、萵苣三種蔬菜任選一種為配菜)。
做法:黃芪3克加500克水熬成150ML水左右,加入豬肝尖,配菜爆炒或打湯均可,最后淋上麻油。
作用:補氣、排毒、利尿、治虛汗、浮腫。
腰花湯
用材:杜仲10克、腰花250--400克、醋10克、生姜10克、白糖、花椒2克。
做法:將腰花洗凈,放入杜仲等食材加入1000ML水煮成一碗,杜仲與配料先煮30分鐘,再加入腰花。
作用:緩解腰疼和各種關節(jié)疼痛。
紅豆湯
材料:紅豆70克,紅糖30克,帶皮老姜10克,月子米酒水900毫升。
做法:
1、將紅豆放入月子米酒水中泡8小時。
2、老姜切絲放入已泡好的紅豆水中。
3、把紅豆水用高壓鍋大火煮沸后轉小火25-35分種即可。(每個料理師可記錄自己的火標準,測定自己的時間)
4、紅豆已開花就代表熟了。此時加入紅糖約剩600毫升,起鍋放入保鮮盒內。
黃酒肚片湯
用材:豬肚250克、黨參3-5克、山楂2顆、紅皮花生米50克或蓮子50克、生姜2克、黃酒2克。
做法:豬肚洗凈后切絲或片過水后放陶瓷鍋加1000ML水煮成湯,連渣帶湯一起吃。
作用:幫助收宮,瘦身,發(fā)奶。
注意:產婦8周內可吃4-6個豬肚。
上述是關于做月子餐要注意什么細節(jié)的相關內容。產婦在生產后由于身體還比較的虛弱,在飲食上有很多注意事項,因此不可急于大補,要以溫補為宜,同時要葷素搭配要適當,遠離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