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胚,發育潛能是關鍵!試管嬰兒到底要不要養囊?
在“試管嬰兒”助孕過程的胚胎移植前,醫生都會和患者常常談到“養囊胚(大家稱之“養囊”)”的相關問題。“養囊”到底好不好呢?很多患者猶豫不決。
臨床上常說的“養囊”,其實就是囊胚培養的意思,也就是說,把體外培養到第3天的卵裂期胚胎,繼續培養到第5-6天成為囊胚。
與卵裂期胚胎相比,已有臨床的數據證實,囊胚移植可以增加胚胎著床率,降低妊娠丟失率,縮短妊娠需要的時間,同時讓患者的精神壓力及心理負擔減輕。而在實驗室胚胎培養這一方面,胚胎培養的專業人員認為,體外培養獲得囊胚的過程中,可以更多地了解到胚胎的發育信息,還有利于選擇胚胎進行單胚胎移植(SET)。綜上所訴,囊胚培養的優勢是明顯的。(Q:914935817)
但是,囊胚培養讓胚胎在體外多暴露于人工環境2天是否對子代有利,會不會淘汰了一些本來處于邊緣而能有發育前景的胚胎?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醫生和患者們。
囊胚培養的決定誰來做?這是許多患者困惑的問題。因為絕大部分患者不是專業人士,對于相關的信息了解很大部分來源于“網絡”或是“別人說的”,很容易 “跑偏”。
因此,醫生與患者之間的討論很大程度地決定了患者要不要進行囊胚培養。其中,胚胎師、醫生、護士的團隊合作的共識、胚胎師根據胚胎發育表現給出的專業意見、以及醫師對于患者綜合情況的整體分析,是決定是否養囊的關鍵。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醫師注意用淺顯易懂的話語與患者夫妻說明,讓患者明白養囊的優點和缺(Q:914935817)點,盡量不讓患者“一頭霧水”地簽字。
但是患者來自各方的信息量太多,加上本身對專業知識的缺乏,又不敢百分百地相信醫生的建議,常常糾結地到處咨詢和打聽,心里忐忑不安。
很多患者好奇地問“囊胚是如何培養的?在體外培養與在媽媽肚子里的情況有什么不同?”其實,囊胚培養這一問題既復雜又簡單,簡單來說,主要的決定因素是依靠卵子和精子的質量,形成的胚胎的發育潛能。其次的培養技術離不開三個條件:培養環境、培養設計以及培養室工作人員。
培養環境
主要包括培養液和培養箱兩個因素。培養液是胚胎生長的主要液體環境,因此,胚胎室選擇自己合適的培養液尤其重要。我們通過了幾年的隨機對照研究和比較,選擇了適合胚(Q:914935817)胎生長的囊胚培養液,建立了完備的囊胚培養體系,完全能夠保證囊胚培養的成功率。培養箱主要供給胚胎合適的溫度和氣體環境,在一個優質的實驗室中,選擇流行的優質品牌的培養箱是有必要且明智的。
培養設計及人員
每一個胚胎實驗室都有自己成熟的一套胚胎培養流程和專業的工作人員。在成千上萬次的試管嬰兒實驗室操作中,我們已經通過各種摸索、比較和研究,完成了各種基本的流程和經驗總結,穩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我中心胚胎室中,有著專業的團隊、操作規范以及嚴格的管理,保證患者的“胚胎寶寶”能得到堪比媽媽子宮里一樣的舒適、優越的環境。
囊胚培養是目前胚胎移植的一個優勢選擇,它能夠“優選”具有發育潛能的胚胎,減少患者達到懷孕的移(Q:914935817)植次數,減少移植的胚胎數而降低雙胎率,減少冷凍胚胎的儲備數目,但是它的效率、胚胎潛在的暴露風險、母親妊娠期胎盤相關的并發癥、寶寶的未來健康等等,都還是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提供證據,使囊胚培養策略被正確的評估和認識,建議相信醫生的建議和咨詢,選擇合理的囊胚移植計劃,讓母親和寶寶更安全健康。
目前,國內生殖中心多數是部分胚胎養囊,且囊胚培養的比例相對于國外會低很多,主要源于國內開展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晚于泰國、美國等國家近10年,而三代試管嬰兒的先決條件就是囊胚檢測。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高齡或卵巢功能差的女性多次國內失敗,出國試管嬰兒一次成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