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一代比一代強嗎?如何選擇
輔助生殖技術是以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試管嬰兒) 為基礎的一組輔助助孕技術,是生殖醫學領域內40年來發展較為迅速的一項高新技術。英國劍橋大學生理學家 R.G.Edwards 和奧德姆總醫院婦產科學家 P.C.Steptoe 從 1968 年左右開始合作研究試管嬰兒——卵子的體外受精、培養和移植。

發展至今,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三代,試管技術不管是在設備條件、還是技術方面的提高,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了。試管技術的發展,給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了希望,但同時也帶來了困惑,不少人在問:“三代試管之間有何不同?”“是不是一代比一代好?”“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
有這樣疑問的人真的不在少數,這主要來源于對試管技術的不了解,也凸顯了人們的一種慣性思維,因為我們平常接觸到的手機、汽車、電腦電子等等產品,更新換代基本都是一代比一代要好,出于對這些認知,對試管技術認知的思維也就有了類似的一個判斷。
一代比一代強的認知是不的
關于試管嬰兒技術分為幾代,其間的差異不同主要是針對不同不孕不育適應征患者來進行使用的,是幾種不同的技術方式,而非技術水平的差異發布,也就是說,存在什么樣的試管嬰兒指征而來選用哪一代技術,并不是有先進與落花以及好壞之分,只是由簡單到復雜來針對不同不孕不育原因進行的類型區別。
1、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
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被稱為常規試管嬰兒技術,它是將患者的卵子與精子在混合產生授精,然后在將受精卵移植到子宮內,是一種輔助的技術。這一代技術主要是適用于存在試管指征的女性,如輸卵管堵塞、排卵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等病癥患者,這一個技術是較接近于精卵自然受精懷孕的一種情況。
2、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
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技術,是將單個精子通過顯微注射的方法注入卵母細胞漿內,促成精卵完成受精,并通過實驗室培養成胚胎后進行移植而達到妊娠的目的。
這種促成精卵被動結合受精的技術,主要適用于男性存在精子問題的現象,比如:少精弱精癥、畸精子癥及不可逆的梗阻性無精子癥等等引起的不育。
3、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
第三代試管嬰兒也稱胚胎植入前遺傳學(PGD),指在IVF-ET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遺傳物質進行分析,是否有異常,篩選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遺傳病傳遞的方法。

第三代試管嬰兒與第二代試管嬰兒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能針對胚胎進行遺傳學,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能夠排除基因存在的缺陷,可有效對付諸如地中海貧血等疑難遺傳疾病,特別是一些高齡生育人群,其基因染色體存在突變的情況幾率非常高,這些異常容易導致流產、早產和不健康的胎兒出生,這將對女性和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
而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通過基因篩選的手段,在胚胎植入母體前,就確立了胚胎的健康性,了孕婦生育的不是帶有遺傳病的孩子。
但是,在國內尚未放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環境下,只有滿足一定條件如有遺傳病家族史的夫婦,才能利用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輔助生殖。
因此,由于國內的一些限制,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成了國內一些不孕不育家庭選擇到海外進行的選擇,這也是確確實實能幫助這些群體完成家庭夢想。
不同情況下應選擇不同方式,適合自身情況的才是較好的,無關先進與不先進。要明確到底選擇用哪一代試管嬰兒技術,需要認真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因為這個選擇取決于患者的自身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