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試管嬰兒養囊的過程比“高考”更殘酷
做試管嬰兒的朋友都知道當達到養囊的標準之后,醫生會建議進行養囊,這樣能夠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但你知道嗎?養囊的過程比“高考”更殘酷,并非每個胚胎能夠養成囊胚。
試管胚胎養囊過程
試管嬰兒養囊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最終并不是每個胚胎都能夠養成囊胚,如果胚胎質量不好那么可能造成養囊失敗,一些盲目養囊的人還有可能面臨無胚胎可移植的風險。
胚胎發育進程圖
臨床中能否養囊是綜合了胚胎師、醫生、護士的團隊合作的共識,通過據胚胎發育的表現給出的專業意見,最后醫師對于患者綜合情況的整體分析,是決定是否養囊的關鍵。
而很多人對于養囊的過程僅僅停留在初步階段,一般在促排卵后,等卵泡大小合適時(通常大于17)就注射HCG ,34-36小時后手術取卵,然后就開始進行囊胚培養,流程如下:
試管嬰兒養囊過程
1取卵取精幾個小時后,通過單精子注射術讓成熟的卵子受精,一般把這一天定為第0天; 2接下來第1天,過夜后上午觀察卵子是否受精(是否有兩個原核); 3第2天,觀察受精卵是否分裂,是幾細胞(4細胞最好),是否有碎片(沒有碎片好),是否對稱(對稱的好); 4第3天,同第2天,看是幾細胞(6-8細胞視為合格細胞),看是否有碎片和是否對稱; 5第4天,胚胎發育到桑椹胚階段; 6第5天,胚胎發育到囊胚階段; 7第6天,有的胚胎繼續發育到囊胚。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后,一般在實驗室里培養到第3天,稱為卵裂期胚胎。如果繼續培養到第5或第6天,胚胎發育成有囊胚腔的細胞團,稱為囊胚,這個過程就叫囊胚培養。
養囊成功率不是100%,可能會失敗
囊胚培養是目前胚胎移植的一個優勢選擇,它能夠“優選”具有發育潛能的胚胎,減少患者達到懷孕的移植次數,減少移植的胚胎數而降低雙胎率,減少冷凍胚胎的儲備數目。
養囊一般需要5~6天,所謂養囊是在體外實驗室,模擬正常受精、胚胎發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