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3個月經絡調理方法集錦,4大中藥配方助你元氣滿滿
產后三個月大部分女性會出現經絡不通癥狀,具體表現為乏力、肥胖、體虛多汗、四肢冰涼、畏寒怕冷等,可以在中醫的辨證施治下進行經絡疏通,如桂枝湯是一種療效顯著的中醫方,由芍藥、甘草、桂枝、大棗、生姜等藥物組成,將藥物加入到清水中煎煮,每天服用一劑,對于產后體虛效果明顯。
女性經絡不通會變胖
產后經絡不通,可以去中醫科進行針灸理療按摩來緩解不適的癥狀,或者可以口服補氣血藥物,以及多補充高蛋白食物來治療改善,如多喝些雞湯魚湯,排骨湯來增強營養。
疏通經絡能加速血液循環
正常情況下,女性在順產42天左右,剖宮產后三個月可以做經絡疏通,有利于讓身體內的器官盡快的恢復原位,還可以預防經絡堵塞引起的疼痛癥狀,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有利于讓體內的毒素盡快排除身體以外。
對于女性而言產后經絡不通非同小可,會影響到產后的生活,導致產后女性的身體抵抗力下降,可見產后體虛特別嚴重,病發后可采用補虛的中藥來治療,具體如下:
1、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由柴胡、人參、半夏清、甘草炙、生姜組成,患者服用后能起到和解少陽、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的療效,適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可有效改善產后體虛患者的病情。
2、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湯成分包括大棗、炙甘草、桂枝、通草等,劑量方面由醫生調整,避免過量用藥的情況發生,能起到溫經散寒、養血通脈的療效。
血府逐瘀丸有活血化瘀作用
3、通竅活血湯
通竅活血湯由麝香、黃酒、紅花、川芎、麝香等中藥材組成,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成藥湯,具有活血通竅的作用,還有溫經止痛的作用,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后能夠起到祛風除濕的效果。
4、血府逐瘀湯
血府逐瘀湯主要成份有枳殼、甘草、牛膝、川芎,藥物在進入體內以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和行氣止痛的功效,同時也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但遵醫囑使用。
注意,如果產后如果經絡不通情況比較嚴重的話一般不會自愈,所以寶媽要及時治療,若出現了身體麻木、偏癱等癥狀,可以服用藥物,比如三七片、血府逐瘀丸等藥物,能夠起到活血化瘀以及疏通經絡的作用。
為了讓產后身體盡快恢復,很多女性會選擇一些修復項目達到目的,常見的有產后減肥塑形、提臀、盆底肌修復、乳房下垂治療、腹直肌分離、修復骨盆、調理經絡、疏通乳腺、妊娠紋修復等。其實,生活中,能幫助產后修復的方法很多,并非一定要報班或買套餐,具體如下:
雖然,女性產后的42天到三個月左右,身體能夠逐漸的恢復,但是對于一些胎兒過大,身體機能弱的女性來說,可能需要借助外力幫助。建議在出月子后的產后修復黃金期,盡可能將身體調整至生產前的狀態。